人民網(wǎng)北京2月27日電 (記者 常紅)今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發(fā)布的2014年《中歐關系藍皮書》指出,未來的中歐政治關系仍存在不確定因素,雙邊關系仍會有矛盾和曲折。
首先,歐盟是個具有“雙重性”的決策者和對話者,尤其是在外交政策領域(共同商業(yè)政策除外),歐盟遠未做到“用一個聲音說話”,盡管歐盟的對華政策是各成員國利益和立場妥協(xié)與中和的結果,但并不能完全等同和取代各成員國的政策和戰(zhàn)略立場,來自歐盟成員國的利益、觀念和其他各種力量將繼續(xù)影響中歐關系的發(fā)展。由于歐盟在對外政策的許多領域仍然采取一票否決的決策方式,因此,中歐關系將會呈現(xiàn)出更多不確定因素。
其次,決定中歐關系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雙邊因素,美國因素還自始至終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有時甚至是關鍵性影響,例如在是否解除對華武器禁售問題上。正如歐洲理事會在關于歐美峰會的介紹中所說,在歐洲人看來,美國是歐洲最重要的戰(zhàn)略伙伴,跨大西洋關系是“不可替代的”,而歐美雙方共同行動將產(chǎn)生“令人畏懼”的力量。而無論是在對歐俄關系,還是歐中關系的評價中,歐盟都沒有用過這樣高調(diào)的修辭,由此可見美國在歐洲對外戰(zhàn)略中獨一無二的地位。非雙邊因素的存在,使得原本復雜的中歐關系變得更為復雜。
最后,中歐關系中的某些價值觀差異將始終存在。縱觀中歐關系歷史,價值觀始終都是中歐雙方產(chǎn)生矛盾和分歧的重大根源,歐盟及其成員國未來也不會停止利用這些問題來制造“麻煩”,特別是在人權問題與西藏問題上。而且,隨著中歐政治合作領域的內(nèi)容不斷豐富,合作程度日益加深,這些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。盡管隨著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加深,有些矛盾和誤解可能會減弱,但永遠不會消失。
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,互相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,平等互利、互相包容和理解,仍是消弭中歐分歧的根本途徑,也是確保未來中歐關系順利發(fā)展的基本原則。